|

学知识!心衰患者常见误区

时间:2024-08-22 10:06:13  来源:  作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 张文忠
误区1:只有老年人才会心衰
心衰是由多种危险因素累积、继而造成靶器官损害而导致的心血管终末期疾病,很多人会觉得这一过程需要经过几十年,只有老年人才会心衰,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一项社区患者调查显示,54岁以下心衰患者不在少数,并且年龄每增加10岁,心衰的患病率大致翻一倍。年轻人心衰一般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比如抽烟、喝酒、熬夜、情绪波动大等有关。其次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而肥胖是心衰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还有部分心衰如扩张型心肌病,心梗后导致的心衰等,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很可能在年轻时期就开始发病。不仅如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年轻人离心衰并没有那么遥远,我们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误区2:虽然确诊心衰了,但是没有症状就不用服药
临床中经常遇到一些复诊的心衰患者,不吃药或暂停用药,追其原因,没有症状,自我感觉很好,就不需要吃药。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心衰本身是一种疾病的状态,绝大部分是不可根治和逆转的。心衰病程长,病情发杂,一般治疗心衰药物,主要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减少心肌的重构,改善心衰的预后,避免心衰症状的发生。因此治疗心衰的药物不可以擅自停用,即使没有症状也不可私自停药、减药,以免疾病反复或加重。同时,心衰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只有定期复查,才能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功能等情况增减药物。心衰患者的药物调整,药物目标剂量等,许多都不是以症状为调整标准的。因此不管有没有症状,定期复查很重要。
总而言之,心衰不只会发生在老年患者身上,年轻人患有心衰的概率越来越高。为避免心衰的发生,我们一定要提前预防,戒烟限酒,清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心衰患者擅自停药或减量容易导致心衰反复发作,病情不断恶化!只有规律用药,谨遵医嘱,定期复查,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