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接种“绝佳搭档”

时间:2024-08-22 10:04:15  来源:  作者:疫苗与免疫专委会 于明菊
进入秋季,又到了流感、肺炎等疾病高发期。此时,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的频繁活动拉响了老年人、儿童和身体免疫力较低的人群的健康警报,如何有效预防这两种疾病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绝佳搭档”——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双疫苗联合接种,让健康无忧!
 
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朋比为奸”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是导致人类呼吸道感染的两种主要病原体,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具有抗原性易变、突然暴发和迅速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每年均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已引起多次暴发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
肺炎球菌一直是全球范围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其致病力是由于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首先引起肺泡壁水肿,累及几个肺段或整个肺叶。老年、慢性病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病时,病情大多危重,可并发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心包炎、脓胸和中毒性肺炎。
 
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在致病机制上具有很高的协同作用。一项系统综述显示11%~35%的流感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其中35%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
在流感大流行或季节性流感期间,成年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性肺炎(IPP)发病率明显增高,是大流行性流感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甚至死因;据不完全统计,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 300万~ 500 万重症和 29 万~ 65 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
在动物模型实验中可观察到感染流感病毒的小鼠可增加对肺炎链球菌的易感性,感染流感病毒的小鼠在继发肺炎链球菌感染2~3 d后出现死亡,感染流感病毒后继发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小鼠死亡率显著高于单独感染肺炎链球菌的小鼠(90%vs30%),这提示流感病毒与肺炎链球菌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流感病毒通过损伤呼吸道为肺炎链球菌侵袭创造了条件,在原发感染期间流感病毒蛋白进一步促进机体肺炎链球菌的感染、定植和疾病的发展。
流感病毒与肺炎链球菌的协同作用还体现在流感病毒通过上调细菌黏附因子促进肺炎链球菌黏附于心肌细胞并诱发心肌细胞的坏死凋亡。
 
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同流合污”
 
尽管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分属不同家族,但这对“恶霸”同流合污,“作案”手段具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是传播途径相似
同为呼吸道传播疾病,通过飞沫传播,一个喷嚏、一声咳嗽就成了传播给他人的渠道。
二是易感人群相似
5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者是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感染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的风险高。我国80.1%的流感死亡病例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肺炎球菌人均携带率高达27%-85%,婴幼儿携带率高达85%。
三是早期症状相似
早期两者均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发热、肌肉痛、咳嗽、乏力等共同症状。
 
流感、肺炎高发季 抓早字为预防上策
 
由此可见,流感高发季节,会面临预防流感,注意肺炎球菌的双重侵袭。两者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便是接种疫苗。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指出,由于流感病毒易变异,每年流感疫苗所用的毒株都是新的,所以流感  疫苗每年都要接种。建议每年的9~11月,≥6月龄的所有愿意接种疫苗且无禁忌症的人应尽早完成流感疫苗接种。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肺炎疫苗有两种,分别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13)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前者可覆盖约80%的致病血清型,后者的覆盖率>85%。
PCV13:适用于6周龄-5岁(6周岁生日前)婴幼儿(具体以说明书为准);
PPV23:适用于2岁及以上人群,特别是基础性疾病人群和老年人群。一般来说,健康成人接种23价肺炎疫苗后,免疫效果能在5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所以5年内无需重复接种。
有数据显示PPV23与三价流感疫苗、四价流感疫苗同时接种,与单独接种相比,两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均未受到影响。瑞典一项同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的研究表明,在≥65岁成年人中,与未接种疫苗的人群相比,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人群肺炎球菌性疾病住院率下降68%,住院者住院时间下降40%。所以,适宜人群可放心同时接种这两种疫苗。
最后,提示大家采取日常防护措施对有效减少呼吸道传染病传播也尤为重要,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