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春暖花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亲近自然。然而,随着天气变暖,鼠类的活动也逐渐活跃起来,大家在享受踏青和郊游的美好时光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鼠类导致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
什么是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主要通过老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属于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青岛是出血热的高发地区,一年四季都有病例报告,高峰季节是秋冬季,有时春天也会有个小高峰。我市大部分病例集中在传统的“农村地区”,市区范围偶尔有病例报告。
感染出血热后,会有哪些症状?
出血热的潜伏期一般为2~3周,一旦发病,进展比较快,大多表现发热(38-40℃)、皮肤黏膜三红(脸、颈部及上胸部发红)、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球结膜水肿等。严重者似酒醉貌,很多病人以为得了感冒,自行服用感冒药,反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出血热是如何传播的?
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在我市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其传播途径有:
1.接触传播:由携带病毒动物咬伤或鼠的排泄物直接接触皮肤伤口使病毒感染人。
2.呼吸道传播:携带病毒的鼠类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3.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黏膜而感染。
4.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以经胎盘感染胎儿。
5.螨虫传播:寄生于鼠类身上的革螨或恙螨也具有传播作用。
郊游踏青时如何防范出血热?
1.在郊游踏青时尽量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栖息地,例如不在干草垛、荒草地、水沟旁坐、卧或进食。
2.做好手卫生,特别是在接触可能被鼠类污染的物品后,一定要认真洗手。
3.注意食物和饮水安全,携带的食物和水要注意密封,避免被鼠类或其他动物污染。
4.去野外踏青郊游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
5.接种出血热疫苗,这是个人预防最有效的办法。特别是对生活在我市城郊或农村地区的人,且符合16-60岁接种年龄范围的人群,建议接种出血热疫苗。
特别提醒:踏青郊游后1个月内,如果出现了不明原因发热、面部潮红、头痛等出血热的疑似症状,就诊时一定要向医生说明暴露情况。
让我们共同努力,享受美好春天的同时,也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来稿: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 陆润泽)